【摘要】
针对矿山生产中开采作业造成的具有一定冲击损伤但不完全破碎的层状岩体,开展了含冲击裂纹的层状岩体的冻融损伤研究。 通过入射幅值为60、70、80 和90 mV 的层状岩体冲击试验,将冲击后未完全破碎的试件进行冻融循环损伤及NMR 测试,分析冻融损伤规律。 结果表明:当以60 mV 和70 mV 的入射幅值循环冲击1~3 次时,岩石试件表面均出现裂纹,80 mV 及以上的岩石试件破碎。 层状岩体试件随冲击次数增加,应力峰值下降,最大应变与应变率增大,造成了损伤程度加深,抵抗破坏的能力减弱。 冲击后初始孔隙度的分布以小孔隙为主,中孔隙其次,大孔隙最少。 随着冻融次数增加,中大孔隙发育拓展导致小孔孔隙度分量减少。 通过冲击后的最终损伤变量与30、60 和90 次冻融循环损伤变量拟合,呈现出指数分布,冲击损伤促进了冻融损伤的发育。 研究成果可为含有层状岩体的寒区矿山预防地质灾害提供理论支持。